“全国科普月的前身是连续举办了22年的全国科普日。从‘日’到‘月’,不仅是活动时间的延长,更是活动内涵的重塑。”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部长倪志宇说,首个全国科普月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将组织“系列主场活动”“纲要办成员单位特色活动”“科普报告话前沿”“科普阵地探未来”“千万IP创科普”“科学文化进基层”六大版块活动,打造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科普盛宴。
倪志宇将科普月的特点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聚焦科技前沿,激发创新动能,一大批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和园区、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将面向公众开放。二是多元主体参与,凝聚广泛合力,全国科普月平台网站已汇聚各地活动超过10万场。三是彰显为民初心,突出科普惠民,系列科普地图、科普研学路线陆续发布,全国百家科技场馆“科学之夜”持续举行,200多场科学大师剧火热上演。四是注重创新示范,引领科普风尚,科技馆与高校、科技企业共创的“科普创新实验室”,首次集中推出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创新展品。五是线上线下融合,掀起科普热潮,如“科普中国”平台联合学习强国、微博、抖音等18个网络平台开展网络科普联合行动等。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负责人周德进透露,为配合今年全国科普月,分布于全国各地的中国科学院植物园、标本馆、天文台全部开放。此外,中国科学院将组织不少于100位院士走进西部地区开展丰富的科普活动。
科技部九司司长刘育新在会上提到,“十四五”期间,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不断完善科普工作的法律政策和体制机制,推动建设重大科普活动载体,加强科普队伍建设,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
目前,全国科普工作经费筹集额达到215.06亿元,全国科普专、兼职人员共计215.62万人,全国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共计1779个。“全国各类科普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广大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科普工作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刘育新说。
上一篇:智能经济时代加速到来
下一篇:“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V2.0”发布
凡本网注明“XXX(非汪清新闻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1、成都作词:赵雷作曲:赵雷编曲:赵雷,喜子演唱:赵雷让我掉下眼泪的
2023-09-09 15:28
永琰小楷书《御制咏文房四事诗》,清宫旧藏。此卷永琰书《文房四事
2023-09-09 13:15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2023年9月9日至10日高校迎新期间,新乡东站北侧P1停车
2023-09-09 11:25
迈凯轮GT的4 0升双涡轮V8发动机确实非常特别。凭借612bhp的功率和465lb
2023-09-09 10:00
领克08,终于上市了。不出所料,领克延续了「预售价即烟雾弹」的车圈定
2023-09-09 08:21
9月8日,在财政部指导下,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印发《数据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2023-09-09 06:00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8日讯,有投资者向威尔高提问,您好董
2023-09-08 23:59
9月8日,贵州省第十届慈善项目推介会在六盘水举行。推介会以“新思想引
2023-09-08 21:38
证券时报e公司讯,电科数字(600850)9月8日晚间发布异动公告,2022年公
2023-09-08 20:34
@气象北京消息,北京市气象台发布8日4时至19时降水量(毫米):全市平
2023-09-08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