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正文

非遗 | 安徽淮北:非遗保护传承为乡村振兴赋能_今日精选

时间:2023-06-21 15:15:20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资料图片)

记者从淮北市文化旅游体育局了解到,安徽省淮北市持续加大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非遗资源,积极探索“非遗+”保护传承和利用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重传承。广泛开展“非遗五进”志愿服务,淮北市文化馆开设非遗课程90课时,教授未成年人2100人次;剪纸、面塑等非遗技艺进校园810课时,教授学员7290人次。濉溪县五铺中心学校(商派面塑)、濉溪县民间职业泗州戏剧院(淮北泗州戏)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重推广。多形式加大对非遗项目的宣传推广,组织各类非遗项目相继赴长三角地区、淮海经济区等地参展,推动更多的优秀非遗项目走出去。张氏吹糖人、李氏糖画、虎头鞋帽等7个非遗项目受邀参与央视少儿频道《童心里的中国》节目拍摄,展示了淮北市优秀非遗项目的良好形象和魅力。积极开展“小年送福”“视频直播家乡年”等活动,活动视频在文旅部官网展播并被新华网等宣传。

促消费。采用“政府引领+文化助力+线上引流+粉丝消费”创新模式,连续多年举办线上、线下非遗购物节,推动更多非遗产品走进百姓生活。依托乡村集市或逢会,鼓励引导老字号企业、饮食类非遗项目,在遍布城乡的餐馆、摊位、档口开展非遗产品让利惠民活动,把非遗市集推入城乡。今年五一期间,通过“智游淮北”小程序发放周氏面皮、王憨子油茶等非遗美食惠民消费券5000张,销售额达20余万元。

促融合。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设非遗工坊,助力精准扶贫,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濉溪县临涣蒋家酱品厂获评省级非遗工坊;濉溪古城作为非遗旅游街区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相继成功举办“运河寻梦”2023年中国(淮北)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展暨非遗进景区安徽省传统戏剧扶持项目汇演比赛、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认知和感受到身边的非遗之美,助推全市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

凡本网注明“XXX(非汪清新闻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