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正文

从高考失利到摘得全国奖章 他的故事主打一个“逆袭”

时间:2023-05-20 18:30:03    来源:凯迪网    

2016年,他高考失利;2023年,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他就是成都地铁95后电客车司机沈晓昊。7年时间,这个年轻人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一次“逆袭”


(相关资料图)

他说“我的人生不能就这样算了!”

在游戏中,遇到对战局势逆风,不少人会选择投降;但如果这场游戏的名字叫做“人生”,你又会做怎样的选择?直面人生的“灵魂拷问”,沈晓昊又会如何作答?

18岁时高考失利,365分的成绩给他浇了一盆凉水……沈晓昊回忆,“当时比较稚嫩,以为高考失利就代表着没有出路!”

“但我不能让自己的人生就这么算了!”收到学校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沈晓昊就暗下决心,“我一定要活得不一样!”

迈入大学校园,沈晓昊成为了同学眼中“励志的存在”。在校期间,他发奋读书,不仅把专业课程读懂、研透,还利用空余时间报考了交通运输专业的自考本科,“三年时间要学完两个专业的课程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此我几乎每个周末都在图书馆度过。”

于是,“孤独”成为了沈晓昊求学时期的主旋律。一个又一个挑灯夜战的深夜,一个又一个奋笔疾书的背影,一次又一次咬紧牙关的坚持,最终凝聚成他毕业证书上的激动泪水,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第二次“逆袭”

他说“我不想认输”

2019年,成都地铁校招开始,完成自考本科的沈晓昊和同学报了名。

但让沈晓昊没想到的是,自己期望从事的车辆检修岗位很快招满,他不得不被调剂到不太熟悉的电客车司机岗位。

“上岗前,我们要经过长达8个月的培训,培训后通过上岗资格考试,才能成为一名正式的电客车司机。”但很快,沈晓昊发现自己又一次陷入了“逆风局”。

和车辆驾驶相关专业的新同事相比,沈晓昊在学校里缺少车辆驾驶的实操学习。看着其他同事很快上手列车驾驶,自己却一次次在测验中垫底,他十分焦急。“但我不想认输。”

于是,沈晓昊很快开始了自己的“后浪计划”。白天,他认真学习老师讲授的专业知识;一有机会,他在空出来的试车线进行对标、驾驶练习;晚上,他一遍遍温习所学、练习操作。

为了更快地熟悉新学操作,晚上回家后,他将司机台上的设备用A4纸按照1:1比例打印出来,并用家里的物件当把杆,开始反复进行“纸上驾驶”练习。

通过不断学习、摸索,沈晓昊渐渐发现自己操作越来越流畅,并最终以班级前五的成绩成功通过上岗资格考试。

第三次“逆袭”

十万分汗水+稳定心态=一分幸运

成为地铁电客车司机后,每天晨曦而出、日暮而归。

在漫漫的黑暗中,沈晓昊时刻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用每一次标准化作业,时刻精进驾驶技术。

2021年5月,沈晓昊所在的车间举办技能比赛,他抱着试试的态度报了名,没想到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成功脱颖而出。

2021年10月,沈晓昊和同事代表成都地铁,出征2021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

他凭借扎实的基础功和稳定的心态,取得银奖的佳绩,将国赛的入场券稳稳收入囊中。

他说,“听起来很玄乎,但是真的只要多加练习、多留意,驾驶的时候用心去感受,熟能生巧,便能达到‘人车合一’的状态。有时我甚至能从耳旁的风声中,判断出列车当前的速度。”

2022年11月,经过充分准备和大量练习,沈晓昊站上了期盼已久的第十三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赛场。作为比赛中最年轻的选手,沈晓昊驾轻就熟、稳定发挥,拿下了唯一一个实车操作满分。

“实操比赛开始前,每位选手都有一次试车机会,我感觉状态可以,就放弃了试车机会,没想到直接开出了满分。”赛后沈晓昊回忆起这一幕,觉得有点惊险,又有一丝幸运。

从省赛的银牌,到国赛的金牌,只有沈晓昊自己知道,在这一份幸运的“逆袭”背后,除了稳定的发挥,还有为之默默付出流下的十万分汗水。

2023年,凭借第十三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赛项中荣获(职工组)金牌、团体第一名的卓越成绩,沈晓昊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在比赛结束后,沈晓昊就将自己企业微信的个性签名改为了“是落幕也是开始,从新出发。”他说,“轨道交通在不断发展,未来我需要学习和成长的还有很多。”

归零出发,向光而行。沈晓昊,再次“启航”。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袁弘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图片据成都轨道集团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

凡本网注明“XXX(非汪清新闻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