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网讯(记者 居小春)初夏的运河三湾绿意盎然、碧波荡漾,运河与城市相得益彰,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不少游人徜徉其中,感受秀美的运河风光。而在数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乱不堪的工业区、城中村。如今,昔日脏乱差的城市“洼地”变成一座免费开放、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的生态文化公园。
去年8月,扬州“运河十二景”评选结果出炉,运河三湾成功入选。近年来,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对照“让古运河重生”重大使命要求,以保护修复生态活力、传承运河文化魅力、彰显城市发展动力为切入点,高质量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努力将三湾景区打造成为具有鲜明标识性、可读性、辨识度的运河文化新地标。
(相关资料图)
提升生态环境,打造绿色基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湾片区聚集了农药、皮革、建材等80多家工业企业,对运河尤其是三湾片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水质恶化、河道淤浅、岸堤破损,河两岸棚户林立。
“早期在实施运河三湾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时,我们便致力于打造‘城市双修’的实践区。”扬州三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利明介绍,2015年6月,三湾生态修复工程启动,规划形成总占地面积3800亩、核心区面积1520亩的大型生态人文景区。在督察整改和生态修复期间,三湾片区累计关停搬迁工业企业89家,退耕及修复湿地46公顷。根据环境特点和适生需求,筛选并种植了500多种植物,使东西两大片区的植被与湿地保育区形成呼应;对污水进行100%集中处理,生活垃圾进行密闭化运输和无害化处置,恢复了三湾湿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强化了绿色生态长廊和“绿肺”功能。
2017年9月,三湾景区正式对外开放,2018年12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运河三湾建设为“点”,周边环境整治为“线”,东南片区改造成“面”,扬州还同步配建了七里河公园等一批生态休闲公园,昔日臭气熏天的“龙须沟”成了市民交口称赞的“幸福河”。
注重文旅融合,传承运河文化
位于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内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馆以来,一直是市民、游客争相游览的热门目的地。
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地标工程,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也是国内首座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运河主题博物馆,是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大运河文化和历史的“百科全书”,每年吸引超百万人次进馆参观,推动了大运河从“地理空间”走向了“文化空间”。
“成功当选扬州‘运河十二景’后,我们更加注重文旅融合发展,以传承运河文化为己任。”刘利明介绍,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作为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的标杆工程,坚持围绕“运河文脉和精神血脉延续”这个关键,紧扣“运河活态传承”主线,先后完成了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非遗文化街区(一期)、东部及西部滨水空间改造提升等多个重点项目。
大运河贯穿南北、奔流千年,见证了沿岸的人间烟火,也孕育了扬州独特的非遗技艺。“目前,扬州中国大运河非遗文化园已将非遗、艺术、剧院、影视、休闲体验等多种文旅业态在街区进行生动演绎与展示,让游客在体验博物馆室内精彩展陈之余,也可在户外全方位感受运河文化的魅力。”刘利明说。
同时,作为全市文旅融合交流展示平台,近年来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完成了大运河相关管理机构办公集聚区的建设,实现了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管理办公室、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的合署办公,在促进交流合作的同时,也为扬州运河文化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
“今年2月以来,我们还启动‘运河新生’公共文化艺术建筑策划与设计竞赛。”刘利明介绍,竞赛邀请了世界范围内知名设计大家、青年设计先锋,聚焦运河三湾发展,积极构建集运河精神与文化属性于一体的特色建筑群,努力将城市生态公园赋能为运河文化活力中心。
抢抓发展机遇,让古运河重生
“我们正谋划大运河非遗文化街区(二期)项目建设,推动‘扬州三湾演艺产业创业基地’‘生态亲子主题乐园’‘国际婚纱艺术展示中心’等项目落地,打造运河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全新体验场景,打造现代化、多元化、品质化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刘利明介绍,以这些项目为契机,运河三湾也在深度探究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创新形式,加快重点文旅项目推进步伐。
“同时,我们正立足瘦西湖风景区的优质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推动运河三湾创建国家5A级景区,并探求三湾与运河沿线众多景点的联动,发挥串联扬城南北文旅轴线的关键作用,推动扬州运河文化由分散展示向集聚展示转变,为‘古运河重生’创造新机遇。”刘利明说。
今年以来,运河三湾景区抢抓文旅复苏契机,厚植文化氛围,扩大“运河十二景”品牌影响力,一方面通过依托省级“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项目,进一步联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非遗文化街区的资源,植入形式多样的非遗展陈、展示、展演、体验内容,让游客在景区全程共享非遗活态魅力;另一方面以大运河非遗文化街区一期为平台,积极顺应和把握文旅消费升级趋势,进一步组织并优化业态,打造更多符合全民参与的操作性强、体验度高、满意度好的高品质活动,做到每月有新奇、每季有亮点,在满足游客“求新、求奇、求知、求乐”的旅游需求同时,积极促成“一次游”向“反复游”的转变。
上一篇:旱碱麦成“名片”迎来丰收 盐碱地特色农业开出“增收花”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汪清新闻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6月9日18时15分,随着最后一科考试结束,备受关注的2023年全国普通高考
2023-06-11 10:20
海报制作:方金洋新华社天津6月9日电(记者郭方达宋瑞)放上置物架、挂
2023-06-11 10:14
因演出《黑暗荣耀》系列而大受瞩目的性格男星郑星一,下一部作品备受期
2023-06-11 09:45
不过在“颜值即正义”的看脸时代,机场中最吃香的当属是青春阳光、帅气
2023-06-11 09:30
刘亚仁每5天注射一次异丙酚,两年注射100多次。刘亚仁前年注射了73次共
2023-06-11 09:19
梅西显然也是遭到了巴萨方面的戏耍,这也让加泰本地媒体都看不下去了。
2023-06-11 09:09
新华社维也纳6月9日电国际原子能机构六月理事会于6月5日至8日在维也纳
2023-06-11 08:39
6月9日,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数字影视体验展——超感试验场”系列活
2023-06-11 08:43
刘亚仁每5天注射一次异丙酚,两年注射100多次。刘亚仁前年注射了73次共
2023-06-11 08:27
2019年的SEMAShow上,现代汽车无法将任何ol & 039;Veloster在内华达州拉斯维
2023-06-11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