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正文

环球关注:2023年社会服务行业2022年度及Q1业绩综述 酒店业绩轻微下滑

时间:2023-05-10 16:51:55    来源:中银证券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银证券,李小民,宋环翔,纠泰民)


【资料图】

1、22年度&23Q1总结:22年业绩筑底,23Q1高弹性复苏

1.1、22年度总结:疫情波动致业绩下滑,专业服务板块维持正增长

22 年疫情波动致营收下滑,总体业绩跌至疫后新低。申万社会服务板块 22 年共实现营收 1007.53 亿元,同比降 16.04%,恢复至 19 年的 58.53%;在疫情反复的不利环境下,实现归母净利润-83.57 亿元,同比增亏 15.59 亿元,毛利率为 25.79%,净利率为-8.74%,较 21 年进一步降低(21 年营收 1199.94 亿元,归母净利润-67.98 亿元,毛利率 28.78%,净利率-5.82%)。

出行板块跌幅居前,专业服务维持正增长。(1)营收同比增速方面,专业服务维持正增长,其余板 块均下降:专业服务(+81.33%)>酒店餐饮(-8.95%)>旅游零售(-19.57%)>体育(-27.62%)> 旅游及景区(-38.43%)>教育(-65.31%)。(2)归母净利同比增速方面,旅游及景区与教育跌幅 缩窄,专业服务维持正增长,其余板块负增长:专业服务(+67.60%)>教育(+53.28%)>旅游及景 区(+7.02%)>旅游零售(-47.89%)>体育(-481.09%)>酒店餐饮(-2489.70%)。

1.2、23Q1总结:板块业绩逐步复苏,出行板块强势增长

板块业绩逐步复苏,净利水平同比提升。申万社会服务板块 23Q1 共实现营收 263.51 亿元,同比增 14.81%,恢复至 19 年同期的 65.12%;实现归母净利润 6.93 亿元,同比增长 139.76%,恢复至 19 年 同期的 17.00%。疫情管控限制措施放开后,积压已久的商旅、文旅需求迅速释放,板块整体复苏势 态良好。

出行板块强势增长,多板块净利率改善。(1)营收同比增速方面,旅游及景区、酒店餐饮、旅游零 售等出行板块同比 22 年同期转降为增,教育、体育板块变为负增长:专业服务(+80.86%)>旅游 及景区(+57.06%)>酒店餐饮(+30.58%)>旅游零售(+23.76%)>体育(-27.40%)>教育(-60.48%)。 (2)归母净利同比增速方面,各板块净利率改善,旅游及景区、教育、酒店餐饮、专业服务等板块 较 22 年同期均有较大提升:专业服务(+158.62%)>酒店餐饮(+139.74%)>教育(+124.89%)> 旅游及景区(+121.39%)>体育(-9.58%)>旅游零售 (-10.25%)。

1.3、重点标的总结:旅游出行超预期增长,人服企业相对承压

旅行出游超预期增长,人服公司承压净利下降。23Q1 酒店餐饮、旅游景区、旅行社等出行板块业绩 显著大幅提升,除王府井、中国中免、科锐国际以外,其他重点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均有提升,多 家公司归母净利润翻番,净利率环比显著改善。商贸零售板块豫园股份营收同比+22.61%,归母净利 润同比+3.61%。旅游零售板块中国中免营收规模稳定,归母净利润下降,同比分别+23.76%、-10.25%。 人服板块科锐国际受行业内高净利业务需求不振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37.03%。

2、基金持仓总结:持仓比例环比下降,业绩超预期增长有望催化持仓回升

2.1、社会服务行业总体基金持仓总结

23Q1 机构重仓比例环比下降。根据基金 23Q1 重仓持股数据(本文剔除港股标的),在申万 31 个 一级行业中,社服板块重仓基金达 649家/环比+59 家;基金重仓持股总市值为 228.1 亿元/环比-9.59%; 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为 0.36%/环比-0.05pct。行业重仓持股比例和超配比例自 22Q3 以后 持续回调,主因业绩复苏逐步兑现。随着文旅市场热度高涨,板块存在超预期增长可能性,后续有 望重回上升通道。

2.2、社服行业核心标的基金持仓分析

重仓股中免税、酒店板块排名维持前列。剔除申万二级行业中的专业检测板块:(1)从持有基金数 来看,与 22Q4 相比,前三名依次为中国中免、锦江酒店、宋城演艺,此外,米奥会展持有基金数 增 13 家至 18 家,跃居第七;(2)从持股总市值来看,与 22Q4 相比,中国中免仍以 150.88 亿元居 于首位,锦江酒店、宋城演艺分别为 69.7 亿元、29.71 亿元居于第二、三名;(3)从持股数量占流 通股数量比来看,相较于 22Q4,锦江酒店维持第一位不变,占比为 12.12%,科锐国际、首旅酒店 为第二、三名,占比分别为 9.77%、9.19%。

免税:中国中免机构持仓占比环比下降。23Q1,中国中免重仓基金数环比减 280 家至 317 家,持仓 总市值环比降 50.39%至 150.88 亿元,持股占流通股环比降 2.99pct 至 4.22%。 酒店餐饮:板块普遍遭减持。23Q1,锦江酒店重仓基金数环比增 35 家至 144 家,持仓总市值环比 降 13.88%至 69.7 亿元,持股占流通股比环比降 3.05pct 至 12.12%;首旅酒店重仓基金数环比减 28 家至 53 家,持股总市值环比降 42.79%至 22.96 亿元,持股占流通股比环比降 5.93pct 至 9.19%;君 亭酒店重仓基金数维持 14 家不变,持股总市值环比降 81.73%至 0.79 亿元,持股占流通股比环比降 10.43pct 至 2.48%;同庆楼重仓基金数减 2 家 11 家,持股总市值环比升 37.67%至 2.01 亿元,持股 占流通股比环比升 2.14pct 至 6.93%。

旅游景区:板块总体被增持。23Q1,天目湖重仓基金数环比增加 6 家至 8 家,持股总市值环比增 578.93%至 1.26 亿元,持股占流通股比环比增 1.88pct 至 2.25%;宋城演艺重仓基金数环比增加 12 家至 61 家,持股总市值环比增 28.57%至 29.71 亿元,持股占流通股比环比增 1.06pct 至 7.98%;众 信旅游重仓基金数维持 3 家不变,持股总市值环比增 872.18%至 2.75 亿元,持股占流通股比环比增 3.25pct 至 3.60%。 人服:科锐国际减持幅度收窄。23Q1,科锐国际重仓基金数较 22Q4 环比减 9 家至 22 家,持股总市 值降 9.71%至 8.52 亿元,持股占流通股比环比降 0.08pct 至 9.77%。

3、免税:海南客流显著回暖,静待企业盈利能力改善

3.1、免税行业:疫后海南客流逐步复苏,新政及假期催化免税销售

Q1 海南客流显著回暖,免税销售额逐步回升。疫情政策调整,消费复苏。1、2、3 月海南接待过夜 游客 615.00 万、553.58 万、576.95 万人次,yoy+12.46%、-7.11%、+60.20%;根据美兰机场数据,1、 2、3 月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5.7%、+5.8%、+66.4%;凤凰机场 1、2、3、月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24.7%、 +11.8%、+266.1%。离岛免税销售额同比+22.50%、-13.40%、+71.90%,购物件数同比-3.53%、+16.96%, +25.15%。Q1 总销售额、总购物件数同比+14.64%,-2.98%。总体来看,春节假期后消费市场呈现 回暖态势,海南离岛免税销售总体修复良好,购物件数同比下滑,主要因疫情管控放开进程较快, 全球精品产能受限,门店热门精品缺货所致。

即购即提政策红利释放,消博会和五一假期催化销售。自 4 月 1 日起,海南新增“担保计提”和“即 购即提”两种提货方式,大大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据海口海关统计,5 月 1 日“即购即提、担 保计提”新提货方式落地实施一个月后,海口海关共监管“即购即提”免税购物金额 3.48 亿元,购 物件数 36.28 万件,购物人数 16.36 万人次。旅客采用“担保即提”方式购买免税品 75 件、免税购 物金额 599 万元。第三届消博会于 4 月 10 日-15 日在海口召开,本届消博会的参展观展人数、品牌 数同比都有较大提升,可以看出各品牌方非常重视海南的发展潜力和消费市场。五一假期,海口海 关共监管离岛免税销售额 8.83 亿元,同比+120%,日均 1.80 亿元,购物人数 10.9 万人次,同比+158%。

3.2、中国中免:重奢入驻+项目爬坡,静待盈利能力改善

受益于免税市场景气 Q1 营收创新高,汇率波动及租金减免影响盈利水平。23Q1 公司实现营收 207.69 亿元,yoy+23.76%,伴随全面复工复产及离岛免税市场复苏,公司营收端实现迅速回升。毛利率为 29.00%,yoy-5.00pct;净利率为 11.87%,yoy-5.51pct。受 22 年汇率波动影响,公司采购端以美元计 价,存货成本较高导致毛利受压制,但环比有所回升。公司持续收窄折扣,同时积极应对全球免税 销售趋势,与品牌方积极合作保持毛利与品牌价格平衡。利润端还受去年同期机场租金减免、供应 商返利等因素影响,扣除后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积极丰富重奢矩阵,新项目助力未来发展。三亚海棠湾国际免税城一期二号地项目预计于今年 9 月 30日正式开业,三亚凤凰机场法式花园也正在积极筹备开业。届时公司也将积极引入更多重奢品牌。 新海港项目表现超预期,Q1 达到海棠湾项目 1/3 的销售额,已经达到盈利状态,项目爬坡速度较快, 有望在旺季加速释放业绩。

3.3、王府井:奥莱业态恢复良好,静待免税持续放量

疫后营收小幅增长,扣非利润迅速回暖。23Q1 公司实现营收 33.67 亿元,yoy+1.58%,归母净利润 2.26 亿元,yoy-39.77%,扣非归母净利润 2.24 亿元,yoy+144.83%。归母净利润下滑主要受非经常 性因素影响,22Q1 公司的非经常性收益为 2.85 亿元,其中收购北京王府井购物中心产生投资收益 3.01 亿元,而 23Q1 非经常性收益为 243.72 万元。

有税:奥莱业态恢复亮眼,线上渠道持续发力。奥莱业态受新生活方式消费的带动,呈现出较为明 显的恢复态势,23Q1 实现营收 5.33 亿元,yoy+30.55%;毛利率为 70.32%,yoy+3.13pct。同时公司 持续推动多种线上销售方式,拉动线上销售同比增长超 60%。免税:离岛免税项目正式投运,免税 业务增量可期。万宁王府井国际免税港试营业至 1 月末,到店客流同比增长 128%,整体销售同比增 长 67%,免税板块 23Q1 实现营收 0.56 亿元,毛利率为 14.67%。开启“有税+免税”双轮驱动发展。 一期项目已于 4 月 9 日正式营业,后续有望逐步释放业绩。且随着出入境客流和航班的恢复,市内 免税政策有望加速推进。

4、酒店:龙头企业业绩修复良好,疫后连锁化稳步提升

4.1、酒店行业:业绩快速回升,中高端客房持续扩容

头部企业拓店放缓,坚持中高端供给结构调整。截至 23Q1,锦江、华住、首旅的总门店数分别为 11,671/6,001/8,464 家 ,23Q1 净增门店 232/262/210 家;签约但尚未开业的门店数分别为 4,240/2,304/1,907 家,锦江与华住由追求规模向高质量增长转变,净增店与储备店增长节奏均有所放 缓。在中高端酒店扩张方面势头不减,截至 23Q1,锦江、首旅、华住的中高端酒店数占比分别为 56%、26%、42%,22Q4、23Q1 分别增加 269/21/103、118/19/103 家;中高端客房数占比分别为 64%、 36%、51%。《中国酒店集团及品牌发展报告》显示,截至 2023 年 1 月 1 日,我国连锁酒店客房总 规模将近 553 万间,同比增长 81 万余间。连锁化率为 38.79%,同比增长 3.79%,中高端品牌连续五 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

春节假期业绩回暖,龙头企业业绩弹性良好。22Q4 上半段受疫情影响,酒店业绩轻微下滑,23Q1 政策调整结合春节假期,酒店迅速修复业绩,均已恢复至 19 年同期水平 90%以上。从三大酒店集团 经营数据来看,22Q1 锦江、首旅、华住同店 RevPAR 分别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 102.62%、95.62%、 144.38%,环比 22Q4 分别+43.51%、+37.89%、+71.33% ,混合店 RevPAR 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 105.23%、99.26%、119.32%。

对比来看,华住集团业绩弹性较强,全部店 RevPar/ADR/OCC 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 144.38%/152.49%/94.67%,锦江酒店业务实现全面业绩修复,全部店 RevPar/ADR/OCC 分别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 102.62%/117.36%/87.42%,首旅酒店恢复良好,全部店 RevPar/ADR/OCC 分别恢复至 2019 年的 95.62%/119.55%/79.40%。23年整体政策趋势向好同时,叠 加春节、五一等假期催化,23 年有望实现全员业绩完全修复,蓬勃发展。

4.2、首旅酒店

22 年同比转亏,Q1 业绩扭亏为盈,主业高弹复苏趋势可期。22 年公司实现营收 50.89 亿元,同比-17.9%, 实现归母净亏损 0.58 亿元,同比减少 6.38 亿元。公司业绩全年受疫情反复扰动影响,主业持续承压导 致整体经营状况不佳,但春节后行业经营趋势恢复向好,据公司数据,2023 年 1-2 月商旅出行 GMV 增 长达 117.61%,一线城市酒店出租率同比增长超 30%,23Q1 业绩增长主要系商旅出行市场复苏,住宿需 求提升拉高公司营收水平。23 年 Q1 酒店市场综合景气指数达 24,为 19 年以来市场综合景气指数首次 回正,行业复苏趋势明确,且后续公司五一假期酒店预定同比 22 年大幅提升。

轻管理模式拓店提速,中高端酒店优化升级。尽管 22 年受疫情干扰较大,公司通过一系列稳经营、 占市场、创收益措施推进扩张战略,全年新开酒店 879 家。公司通过轻管理模式加速渗透下沉市场, 22 年公司新开业轻管理酒店 582 家,占新开店总数 66.21%,轻管理模式拓店提速持续为公司下沉市 场打开增量空间;中高端新开业酒店 200 家,中高端总酒店数量占比提升至 25.36%,收入占比达 53.02%,同比+6.14pct。23 年计划新开酒店 1,500-1,600 家, 截止 Q1,公司会员总数达 1.39 亿,全渠道和多场景拉新叠加会员粘性,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 增量。在数量和质量共同优化下,公司未来有望打开新的市场增量空间。

4.3、锦江酒店

22 年疫情影响收入略减,境外酒店逐步回暖。22 年公司有限服务型酒店业务实现合并营业收入 107.77 亿元,yoy-3.35%;实现归属于本业务分部的净利润-2.00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亏损 1.92 万 元;主要原因是疫情影响下商旅出行需求低迷。在境内外酒店经营方面,2022 年境内有限服务型酒 店业务实现合并营收 72.97 亿元,yoy-17.65%,全年 RevPAR 为 2019 年的 72.37%水平;境外有限服 务型酒店业务在海外酒店市场持续回暖和公司积极经营下,实现合并营收4.93亿欧元,yoy+65.35%, 全年 RevPAR 为 2019 年的 99.59%水平。23Q1 实现营收 29.22 亿元,yoy+25.22%,同比扭亏为盈。 一季度增速符合预期,且后续随商旅出行信心进一步复苏以及后续出行半径持续扩大的基础上,增 速有望进一步提高。

23 预期指引较为稳健,看好全年业绩复苏。公司预计于 2023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137-143 亿元, yoy+25%-30%,计划新增开业连锁有限服务型酒店 1200 家。其开业预期数量较首旅酒店预期开店 1500-1600 家、华住预期开店 1400 家相比较为保守。但公司截至 22 年末开业客房间数达 110.32 万 间,规模已实现全球酒店第二,中国酒店第一。在疫情出清行业供给后,我们看好公司其规模在疫 后复苏中对其业绩修复的助推力。截至 23Q1,中端酒店占比为 56.05%,较 2022 年末的 55.57%有所 提升。展望全年,随出行不断恢复酒店经营数据好转,加盟商信心也在持续恢复。4 月中下旬,因 疫情中断的中国酒店投资及酒店产业系列展得到举办,锦江酒店旗下 30+品牌亮相加盟会。在行业 复苏的大势下,公司自身优秀的品牌矩阵有望吸引更多潜在合作加盟商,为后续的签约和开店目标 打下基础。

4.4、君亭酒店

切准商旅市场复苏节奏,开年后业绩稳步上行。2022年全年直营店 RevPAR为 216.95 元,yoy-6.14%, 恢复至 19 年 75.56%;ADR 为 401.15 元,yoy+0.71%,受益于持续中高端化布局和服务产品升级, ADR 下落幅度低,为 19 年的 93.91%;OCC 为 54.08%,yoy-3.95pct,为 19 年 80.45%水平。23 年 Q1 单季实现营收 0.96 亿元,yoy+55.63%;实现归母净利润 408.98 万元,yoy+4.21%。一季度直营 店 RevPAR 为 280.46 元,yoy+34.15%,提升幅度明显,恢复至 19 年同期 107.79%,ADR、OCC 分 别为 443.28 元、63.27%,也均超过 19 年同期水平。一季度总计新签约 15 家酒店,受益于“扩内需、 促消费、稳增长”等政策推动、商旅经济复苏、出行半径扩大等积极影响,公司在杭州、北京、上 海等重要商旅目的地酒店业绩恢复良好,其中高端精选酒店和度假酒店恢复趋势明显。

并表丰富品牌阵营,目标全国范围扩张。22 年公司收购“君澜”、“景澜”两家管理公司,截至 22 年底集团酒店规模达 338 家(其中已开业 183 家,代开业 155 家),总客房数量超过 7 万间。公司 从区域性管理公司成长为全国型综合型酒店管理集团。据公司规划,23 年将继续以“直营+委托管 理”为核心,轻重并举持续扩张。君亭品牌将持续推进北京、珠三角及西南地区的直营店拓展计划, 一季度已开业深圳 pagoda;君澜品牌一季度新开业四家酒店,并将持续资源型布局。景澜品牌将持 续在业主定制高端酒店的定位上布局,并期待向国企大客户倾斜。区域方面,以走出浙江,重点开 拓江浙区域为主,皖、闽地区为辅。

5、餐饮:消费需求强势反弹,行业增长不断提速

5.1、餐饮行业:消费需求强势反弹,大型餐企增速超预期

消费热情提升,餐饮需求提振。2022 年全年社零总额为 44 万亿元,同比-0.2%,其中,全年餐饮收 入为 4.4 万亿元,同比-6.3%;限额以上餐饮收入 1.1 万亿元,同比-5.9%。2023 年 1-2、3 月社零总 额为 7.7 万亿元、3.8 万亿元,同比增 3.5%、10.6%,其中,1-2、3 月餐饮收入为 8429 亿元、3707 亿元,同比+9.2%、+26.3%;限额以上餐饮收入 2002 亿元、1077 亿元,同比+10.2%、+37.2%,餐 饮整体与大型餐企恢复持续提速,23 年 3 月增速超预期。疫情限制放开后,人流活动日益频繁,预 计餐饮行业需求增长仍将不断加速。

5.2、同庆楼

22 年韧性经营,23 年 Q1 明显改善。公司 22 年全年实现营收 16.70 亿元,yoy+3.86%;实现归母净 利润 0.94 亿元,yoy-35.03%;23 年 Q1,公司实现营收 5.4 亿元,yoy+27.27%;实现归母净利润 0.72 亿元,yoy+217.05%。22 年整体毛利率 18.33%,主因固定成本支出叠加疫情期间门店遭遇反复停止 堂食。23 年 Q1 以来人流活动加剧致使餐饮需求迅速回暖,叠加品牌效应不断释放,公司各项业务 指标明显提升。

拓店速度有望恢复,宾馆业务规模发展,食品业务增长显著。22 年公司改造 7 家餐饮老门店,但考 虑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新店拓展较为谨慎,目前疫情限制已放开,预计 23 年有望恢复拓店速度。宾 馆业务方面,22 年“富茂”品牌体系初具规模,公司重点打造可复制管理模式与会员体系,线上营 销战略硕果累累,23 年收获在即。22 年公司食品业务收入 9393.99 万元,同比+521.6%,营收增长 显著,公司不断精进产品研发能力,22 年中秋推出爆款月饼,截止 22 年末,公司已有食品业务大 厨菜系列 SKU 共 41 个、大厨面点系列 SKU 共 23 个。公司围绕餐饮拓展婚宴、宾馆、食品等多业 务模式,品牌优势与资源优势辐射全产业,看好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6、旅游&景区:国内出行市场复苏强劲,出入境游回暖加速

6.1、旅游&景区行业:国内出行市场复苏强劲,出入境游回暖加速

22 年全年整体恢复不及预期,23Q1 恢复强劲。22 全年受疫情反复扰动影响,恢复不及预期,22 年 国内游客出游 25.3 亿人,同比-22.1%,实现旅游收入 2.04 万亿元,同比-26.2%。Q4 受疫情影响较 大,游客出游受限,旅游市场承压明显。伴随疫情管控政策放开,23Q1 旅游市场迎开门红,游客出 行信心和出行需求得到释放,小长假出行热度高涨。从季度数据来看,23Q1 国内旅游出游 12.16 亿 人,同比+45.6%。从节假日数据来看,23 年五一劳动节假期国内出游 2.74 亿人次,同比+70.8%、 恢复至 19 年同期的 119.1%,实现旅游收入 1480.6 亿元,同比+128.9%,恢复至 19 年同期的 100.7%。

文旅出行市场回暖,23Q1 景区客流显著提升。受益于疫情管控政策松绑叠加出行市场复苏利好, Q1 国内景区旅游热度持续增长,游客接待量显著提升。Q1 长白山主景区接待游客人次同比+415.77%, 较 19 年同期+14.41%;玉龙雪山三条索道接待游客人次同比+412.12%;黄山景区进山游客人次同比 +312.13%,同比 19 年+42.6%;乌镇景区游客人次同比+626.45%,古北水镇游客人次同比+ 19.59%; 截止 3 月 20 日,天目湖山水园、南山竹海两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约 50 万人次,较 22 年、19 年分 别+126.18%、93.61%。出游需求展现高度复苏弹性,各景区业务恢复迅速,盈利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出境目的地分批开放,港澳台及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增长显著,五一期间东南亚等周边出境游热度 高涨。(1)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于 23 年 2 月 6 日及 3 月 15 日分别放开 20、40 个国家的出境游业 务,根据携程 1 月 8 日至 3 月 8 日数据显示,内地游客法国、越南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 6、23 倍,出境游市场复苏信号明显。(2)一季度出境航班恢复良好,得益于政策放开,港澳台航线旅客 运输量达 87.5 万人,同比增长 462.3%,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达 224.2 万人次,同比增长 717.0%。(3) 五一期间出境游市场热度高涨,根据携程数据,出境游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近 7 倍,机票、酒店订 单量同比分别增长近 9、4.5 倍,约 70%的出境意向在东南亚地区,热门目的地主要包括中国香港、 中国澳门、新加坡、泰国等。

6.2、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整体改善,恢复水平有所分化

营收端:山岳型自然观光景区整体恢复速度较快,营收构成主要是门票、索道等,一方面受益于散 客直接恢复,另一方面旅行社团客的增长加快了整体的恢复速度。如丽江股份、黄山旅游、长白山、 九华旅游 Q1 的营收分别恢复至 19 年同期的 140.14%、127.89%、141.26%、143.48%。度假型景区 相对恢复速度较缓,如中青旅 Q1 营收恢复至 19 年同期的 65.2%,其中天目湖由于疫情期间酒店增 量较大,且公司积极运营,表现较为亮眼,Q1 营收恢复至 19 年同期的 135.34%。综合旅游服务商 由于团队游、出境游恢复相对滞后,整体恢复水平较低,但同比仍实现大幅增长。

利润端:过半上市企业 Q1 实现扭亏为盈,且得益于疫后旅游需求的报复性增长,部分公司业绩创 历史新高。如丽江股份、黄山旅游、峨眉山均创下十年以来 Q1 业绩新高,分别恢复至 19 年同期的 156.30%、273.98%、361.89%;九华旅游、天目湖创下上市以来 Q1 业绩新高,分别恢复至 19 年同 期的 159.61%、127.62%。

自然景区:天目湖:国资控股赋能公司发展,景区酒店扩容值得期待。公司拟向溧阳城发转让 6.53%的股份, 完成后溧阳市政府将成为公司的实控人。国资控股有望赋能公司长期扩张,获取更多优质项目和资 源。疫情期间公司新增竹溪谷系列高端酒店、遇系列酒店等,客房数量大幅增加,成功打造第二成 长曲线。动物王国项目进入设计阶段,配套设施启动建设。南山小寨二期项目预计于 H2 开工建设, 24 年投运,届时将新增 500 间客房,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黄山旅游:延续免票活动提振客流,多元拓展打开成长空间。公司 5 月份仍延续周三免票活动,增 加对游客的吸引力,有望维持客流高增趋势。疫情期间公司积极拓展,开拓花山迷窟、太平湖风景 区,增强景区承载能力,疫后有望借助黄山经典 IP 引流实现快速爬坡。酒店板块山上山下齐发力, 徽菜业务从酒店业务中实现战略独立,异地复制有望打开新成长空间。

丽江股份:旺季客流有望持续回升,项目改造升级积极推进。短期看,云南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五一长假以及暑期旺季客流有望再创高峰。中长期看,公司的甘海子游客集散中心已基本建成,预 计上半年可以与丽江综合轨道交通 1 号线实现同步运营,推动景区客流增长;牦牛坪索道改扩建已 提上日程,新索道建成将缓解景区运营压力实现客流分流,贡献业绩增量;泸沽湖摩梭小镇二期项 目稳步推进,围绕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公司已基本形成首期精品旅游环线,布局高端旅游市场 有望打开新的市场增量空间。

长白山:交通改善优化供给,资源优质机遇良好。公司持续推动旅行社、温泉、酒店多元业务协同 发展。沈白高铁预计于 25 年通车,届时从北京朝阳到长白山耗时缩短为 4.5 小时;23 年长白山机场 二期建设完成,6 月开通后吞吐量将从 55 万提升到 180 万人次,解决了长白山的交通瓶颈。22 年 5 月温泉部落二期项目开始推进,项目建成后年游客接待能力约 99.9 万人次。公司坐拥国内稀缺的冰 雪文娱资源,有望持续受益于冰雪旅游热潮。

人工景区:宋城演艺:接待能力大幅提升,内容与管理优化成果可期。公司把握文旅市场专题化、细分化、年 轻化趋势,建设千古情为王牌、多项目多节目并存的内容矩阵模式,优化西安、上海千古情编排, 上海项目将于暑期开业,佛山千古情预计也将于年内开业。改版升级后的《西安千古情》开演即登 顶西安景点收藏 TOP1,杭州宋城也荣登杭州经典热销 TOP1。总体来看,公司的项目、剧院、座位 数量都迈上新台阶,接待能力有较大提升,有望承接疫后激增的文旅消费需求。

中青旅:两镇景区高弹性恢复,濮院试营业有望贡献新增量。乌镇景区以全国性客源为主,疫后恢 复弹性较高,Q1 同比扭亏为盈。疫情期间乌镇酒店客房数量增加,有望拉高整体客单价。古北水镇 依托特色资源,持续发力营销宣传,Q1 同比大幅减亏。濮院项目于 3 月开始试营业,有望与乌镇景 区形成联动,并逐步贡献业绩增量。随着五一、暑期等长假来临,国内旅游热度高涨,景区客流有 望进一步抬升。当前出境航班供给逐步恢复,公司旅行社业务有望持续恢复。

海昌海洋公园:疫后公园客流快速反弹,轻资产项目稳步推进,IP 新零售持续赋能。上海公园疫后 客流快速反弹,郑州项目一期预计于 23H2 开业,二期预计于 24 年开业,公园整体面积将超过上海 公园的 40%,辐射 4.5 亿人口,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增量。小小海洋馆和少儿冰雪中心两个精品项目 均实现稳步扩张,海洋馆盈利能力已得到初步验证。IP 新零售方面,奥特曼 IP 对上海项目带动作用 显著,大连项目奥特曼主题娱乐区计划于 5 月 1 日正式营业。同时公司积极开拓 IP 版图,持续赋能 其他业务,对二消水平提振显著。

旅游综合服务商:众信旅游:积极探索业务发展新模式,出境游业绩有望反弹。22 年公司布局旅游电商直播拓展多元 营销渠道,成立海南全资子公司布局数字文旅业务,境外公司对业绩增量贡献显著,境外公司收入 增长至 21 年同期的近 400%,毛利率超过 30%,毛利占比超过16%。文旅部先后宣布试点放开旅 行社出境游业务(两批 60 各个国家),Q1 以来国际航线逐步恢复,据航班管家数据,“五一”长 假第二天国际航班量 743 架次,已恢复至2019年的35.6%;据携程数据,4月上旬,内地出境游订 单同比增长超 18 倍,五一出境游机票搜索量同比增长9倍;交通改善叠加政策支持下,公司积极布 局出境游业务,作为大型综合旅游服务综合商,公司拥有较高资源整合能力,出境游业务有望加速 恢复。

岭南控股:主业高弹性复苏,出境游恢复有望提振盈利水平。在文旅部逐步放开出入境团队旅 游后,公司控股子公司广之旅积极响应号召并恢复相应出入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 并陆续组织了前往埃及、阿联酋、泰国、柬埔寨、肯尼亚、俄罗斯、斯里兰卡、新西兰等目的地 的十余个全国首团。此外, Q1 广之旅在华南总部以外的子分公司贡献了商旅出行业务近 40% 的收入增量,全国布局战略持续体现成效。23Q1 公司酒店管理业务收入超过 19 年同期,酒店经 营业务的总收入接近 19 年同期,花园酒店的营收、平均房价和开房率等主要经营指标相比 19 年均实现增长。会展方面,广东省会展行业加速回暖,叠加广交会的举办,会展需求复苏将为公 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量。公司业务较为综合,在市场当前出入境游逐步恢复,会展与商旅住宿业务 需求高企,全年业绩有望加速修复。

7、人服:22年就业总体稳定,就业市场压力依存

7.1、人服行业:22年就业总体稳定,就业市场压力依存

22年全年就业局势总体稳定,23年Q1 青年失业率略增。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2 年 10-12月 16-24岁人口失业率分别为 17.9%、17.1%、16.7%,23 年 1-3 月 16-24 岁人口失业率分别为 17.3%、18.1%、 19.6%,22 年 10 月以后青年就业情况有所好转,23Q1 青年失业率再度上升。青年失业率处于较高 水平的主要原因,一是 2023 届高校毕业生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二是高学历(大专及以上)青 年比重升高。下一阶段,随着高学历青年逐步落实工作,失业率水平会有所下降。22 年 Q4 景气指 数从 Q3 的 1.63 回升至 1.70,Q4 高校毕业生 CIER 指数为 0.56,同环比均有所下降。22 年在政策干 预、疫情冲击、供给攀升等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度持续处于低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22 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首破千万,人服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2 年高校毕业生数量 达 1054 万,同比增长 16.56%,青年就业压力较大,随着经济企稳回升,各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政策发力,青年人就业有望逐步改善,全国就业形势也将进一步好转。截至 22 年底,全国已有各类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6.3 万家,从业人员 104 万人,年营业收入达 2.5 万亿元,全年共为 3 亿人次劳动 者和 5268 万家次的用人单位提供了专业服务,近年来人服机构数量逐年上升,从 17 年的 3.02 万家 增加到 22 年的 6.3 万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有专业高效的就业匹配优势,23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 及,未来将把稳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指标,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支持力度,在稳就 业保就业的政策驱动下,人服行业将持续发挥赋能就业供需两端的作用。

22 年整体离职率降低,人员流动放缓。22 年员工整体离职率为 17.9%,较 21 年下降 0.9pct,人员流 动整体较去年放缓,受全球经济下行、局部疫情反复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部分行业和企业就业机会 大幅减少,个体择业空间收缩、求稳心态加剧。22 年离职率居于前三的行业依次是餐饮/酒店/旅游、 文体/教育/传媒和房地产,整体离职率分别是 22.7%/21.1%/19.4%,这些行业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员 工流动性较大。22 年整体离职率较低的行业是医药健康和金融行业,这些行业整体运行相对平稳或 处于景气区间,整体离职率相对较低。

7.2、科锐国际

数字化建设引领成长,灵活用工业务持续增长。23Q1 公司实现营收 23.93 亿元,yoy+9.17%,实现归 母净利润 0.33 亿元,yoy-37.03%。公司坚持“一体两翼”核心战略,坚持不断完善“技术+服务” 平台“的模式促进线上与线下、国内与海外业务协同发展,技术端持续赋能业绩增长。Q1 公司成功 为客户推荐中高端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岗位 1622 人,灵活用工业务累计派出 102,968 人次,同比 增长 12.31%。公司 22 年灵活用工业务营收达到 80.37 亿元,yoy+35.49%;累计派出近 369,000 人 次,yoy+18.28%。23 年 3 月发改委预计全年新增就业 1200 万人,就业扩容提质仍受挑战,公司作 为人服行业领军企业,有望积极发展配合完成就业任务,进一步强化公司市场竞争力、影响力。

海外业绩表现亮眼,国际化布局成果显著。22 年公司在中国香港地区及英国、美国、荷兰、马来西 亚、新加坡等多个国家设立 7 家分支机构开展业务,公司大陆以外收入达 23.38 亿元,yoy+48.03%, 占集团业务营业收入的 25.72%,毛利及毛利率总体保持稳定,海外业绩表现亮眼。旗下 Investigo 作为海外业务开拓中心,营收 22.61 亿元,yoy+51.91%,公司 22 年 5 月 27 日对其进行 10%股权收 购,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

凡本网注明“XXX(非汪清新闻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 省委召开常委会议

    今天,在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吉林省反馈督察情况后,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立即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听取关于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

    2017-12-29 14:30

  • 2017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评选揭晓。

    新浪科技讯 12月28日消息,由空间瞭望智库、《国际太空》和《卫星应用》杂志,以及中国太空网联合组织的2017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和中国十大

    2017-12-28 21:47

  • 五星级酒店马桶刷洗茶杯,酒店以后还能住吗?

    保洁人员先用马桶刷子刷茶杯,随后用同一把马桶刷子刷马桶。紧接着,她用浴巾擦杯子,再蘸了马桶水擦地,最后将浴巾放在地上整理。马桶刷刷

    2017-12-28 21:12

  • 这些政策将影响你明年钱袋子

    近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商务部、工信部、交通部等部委密集召开年度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部署2018年的重点工作,在

    2017-12-27 21:40

  • 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布:吉林排名靠前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印发的《

    2017-12-26 16:34

  • 长春市公安局宽城区分局“一号追逃目标”嫌疑人喜欢二人转“露出马脚”

    21年前的12月25日,这一天是圣诞节,虽然是西方的节日,但随着夜幕降临,欢乐的节日气氛也随之而来。当晚,八点多钟,长春市宽城区的一家药

    2017-12-15 22:18

  • “第一动力”正加力

    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创新的地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2017年,我省创新成果丰硕,形成了跟跑、齐跑

    2017-12-12 10:34

  • 中纪委机关谈反腐

    每到关键节点,人们总是根据一些重要信号来判断一项工作的走势。十九大闭幕后的首月,人们熟悉的打虎节奏和信息如约而至,中央纪委监察部网

    2017-12-08 12:32

  • 撑起“半壁江山” 释放更强动力

    长春、通化、白山、辽源入选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城市,在政策环境、金融环境、创新环境、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

    2017-12-08 12:21

  • 300城市土地市场量跌价涨 成交均价上涨

    11月,全国300城市土地市场供求回落,但各线城市土地成交均价环同比继续上涨。综合前11个月来看,年度土地出让收入整体保持同比上涨势态。6

    2017-12-07 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