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民生 > 正文

看传统文化当代嬗变,深圳两馆展出“积厚流广·宾礼雅尚”

时间:2023-08-09 21:34:37    来源:读创    


(资料图片)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

玉、大漆、陶瓷、金属……传统的材质如何呈现出当代的面貌?中国当代艺术正在给出答案。8月8日,“积厚流广·宾礼雅尚——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创作展”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开幕。百余件兼具传统哲思与现代形式的艺术作品集中呈现,为深圳观众带来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在新语境下的全新解读。

△嘉宾合影

据了解,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上海久事美术馆、北京壹美美术馆承办。在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支持下,已在北京、上海两地进行巡展。该展由中央美术学院王少军教授、张伟教授、吴永平教授共同策展,此次深圳站展览于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一楼综合展厅免费对公众开放,展期将持续至9月3日。

本次深圳巡展共展出32位当代艺术名家与青年艺术家,共计百余件(组)艺术作品,包含了玉、大漆、陶瓷、金属等创作材质,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厚德、重礼、雅作、文尚融入到现代艺术的文脉中,运用传统媒介与材质进行创新形式创作,力图梳理出当代艺术创作的文化基础、创作路径、创新经验等,展开多元化、多视角的艺术与文化关系的学术探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贡献学术智慧和艺术实践经验。

巡展分为“万物自宾”“礼运大同”“崇雅默浮”“兼技尚艺”四个主题板块,作品布局以文化叙事为线索,立足中国传统媒材加以创新思辨,各个展区之间所呈现的精神气质有着巧妙的内在联系,各件展品又兼具时代特点。艺术家们大多数应用了中国传统的材料工艺,在古典媒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式探索。也有年轻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思辨具有当代性,新媒体新材料新思想,从表象看具有西方的先锋与新锐,但更深层次的剖析,依然是受到本土文化的深度影响。策展人认为,这是自觉的文化基因在艺术中的脉流,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特质。

主办方表示,中央美术学院组织举办这场巡展,不仅是为中国文化当代转型的艺术探索发声,也是中央美术学院多年的教育教学与艺术创新经验的展示。央美作为百年艺术高校对当代艺术创作有重要的责任,本次展览不仅展示了央美老中青三代人的作品,也广纳各界具有卓越成就的艺术家的创作,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同样也是教育教学和研究成果的最有效的社会成果的转化。

该展为艺术家们吸收和转化传统工艺的内在意向,在传统文化中推陈出新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契机,以“宾礼”为社会责任,以“雅尚”为审美追求,邀请大众共同探讨“器”何以承“礼”的形而上之道,解析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当前时代中所具有的哲学意义。

此外,本次深圳站巡展旨在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和当代艺术的发展成果,促进两者之间的互相交流与融合。在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许多优秀的艺术家们展现的传统文化重构、当代表达等各种面向,他们以多样的形式和各异的艺术风格,将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展现了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与丰富性。

审读:孙世建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

凡本网注明“XXX(非汪清新闻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